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生产总值增长5.5%、列全省第4,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2.5个、0.7个百分点——
发展韧性持续增强 经济大盘稳健前行
——今年前三季度我市经济发展解读


本报记者 张玉文 见习记者 司霜



  11月5日,宁强县毛坝河镇草川子村天麻种植户郑如锋(右)和村民在采收天麻。该县加大扶持力度,发展天麻3.5万亩,年可实现产值12亿元。

刘炳林 吴天文 摄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全力推进稳增长稳大盘政策措施落实落细,经济运行呈现出“恢复向好、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态势。围绕最新出炉的经济数据,市统计局负责人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深入解读经济运行态势。
  

运行趋势恢复向好,经济大盘稳健前行


  经济增长好于全国全省。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增长5.5%、列全省第4,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2.5个、0.7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加快0.6个百分点,提升幅度与全省同步、高于全国0.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1%,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4.2个、10.3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6%,增速高于全国4.7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8%,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9.1个、7.9个百分点,位列全省第6、比上半年提升1位。
  稳大盘政策措施显成效。出台稳住经济大盘80条措施,强化纾困帮扶,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全市新增退减免缓各项税费21.87亿元,其中增值税留抵退税13.12亿元,新增减税降费4.33亿元,办理缓税缓费4.42亿元。兑付亲商惠企奖补资金8700万元。新登记市场主体7.64万户、同比增长94.4%,市场主体总量达到33.88万户、同比增长29.2%,新培育“五上”企业231户。
  三次产业持续稳定增长。前三季度,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94.13亿元,增长4.6%、列全省第3,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12.3%,拉动经济增长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29.45亿元,增长7.7%、列全省第4,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6.0%,拉动经济增长3.1个百分点,其中占比34.4%的工业贡献率为35.4%,拉动经济增长1.9个百分点,压舱石作用凸显,对全市稳住经济大盘做出了突出贡献;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03.64亿元,增长3.8%、较上半年提高1.7个百分点,提升幅度列全省第2,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1.7%,拉动经济增长1.7个百分点。
  

供给需求稳中有进,经济韧性持续增强


  生产供给领域总体稳定。农业生产稳中有增,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蔬菜、中药材、茶叶、园林水果产量分别增长3.3%、7.8%、7.2%、3.2%,生猪出栏增长4.0%,稻渔综合种养规模位居全省第1。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472.46亿元,同比增长7.5%,高品质食药工业增长较快、增长10.5%。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签订合同额增长37.0%,总 产 值 增 长16.6%。1至8月,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5%;邮政和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增长13.7%,电信业务总量增长29.8%。
  市场内外需求稳中有进。386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75.1亿元,完成年度投资任务的88.5%,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19个月位居全省前列;17条重点产业链176个现代产业项目,完成投资386.35亿元。累计发放9轮次2480万元消费券,限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0.9%。外贸进出口保持强劲回升势头,实现进出口总额23.46亿元、增长46.0%,其中出口增长77.6%;实际利用外资增长42.8%。
  实体经济韧性持续增强。前三季度,全市制造业增加值占比28.6%,高于全省7.6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长8.8%,较上半年提高2.2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61.6%,较上半年提高1.1个百分点。9月末,全市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增长32.0%,为9315户市场主体办理延期还本付息13.24亿元,为受疫情影响严重的16892户小微企业发放信用贷款19.52亿元。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比为54.0%,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占比居全省第3。   

经济动能进中提质,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金融继续让利实体经济,累计发放再贷款再贴现21.51亿元,是去年同期的2倍;9月全市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57%,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让利约1.44亿元;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1.1%和11.8%,其中贷款余额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平均增速0.6个、0.7个百分点,信贷增量居全省第4。
  新兴动能蓄势提质。项目投资质量提高,工业投资、高技术产业投资分别增长17.2%、29.9%,其中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45.3%、6.8%。产业升级步伐加快,装备制造、高新技术工业产值分别增长6.4%、5.6%,较上半年分别提高3.7个、3.3个百分点;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比达33.4%;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居全省第1,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居全省第2;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额增长23.2%,比上半年加快1.9个百分点。
  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城镇新增就业3.4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实施以工代赈项目1356个,带动群众就业2.9万人次。财政支出309.68亿元,增长1.7%,其中城乡社区支出增长17.0%、科学技术支出增长16.9%、农林水支出增长10.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0034元和11409元,分别增长3.9%、6.6%,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63,低于全省0.11个点,较上年同期缩小0.07个点。

陕ICP备11008713号 汉中日报社版权所有 CopyRights 2013-2014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