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苏稼铭 陈庆)CR200J1-C型动力集中型动车组在“7·1”调图上线前,杭州房建公寓段组织80余人次,跟车对管内站台限界实施精准测试,确保新车型运营安全。
CR200J1-C型动力集中型动车组较日常动车组车体更宽,对站台限界安全要求更高。站台限界数据精度直接关系车门开闭顺畅、旅客乘降安全及列车运行平稳。限界不足易致车门与站台剐碰,冗余过大则造成车厢与站台间隙过宽,影响旅客上下车体验。因此,精准掌握新车型与站台匹配数据,科学调整限界标准,成为CR200J1-C型动车组安全运营的“先手棋”。
为啃下这块“硬骨头”,该段精选一线技术骨干与专业测量人员,组建“随车限界测量精锐小队”。测量任务覆盖甬金线、萧甬线、沪昆线、衢宁线、衢九线等多条干线,需“地毯式”采集每节车厢车门位置、车体与站台间隙等关键数据。克服高温汛期双重挑战,队员凌晨4点出发、深夜11点收工,在烈日暴雨中坚守,抢抓列车停靠的“黄金时间”。
“列车停靠仅30秒至80秒,我们须在‘黄金时间’完成全部测量。”房建技术科科长赖邢剑介绍,队员现场严格执行标准流程:每扇车门由专人负责,毫米级把控数据,反复核对校验;同步留存超200GB高清影像,并在站台对应位置标记,为后续优化提供直观依据,共采集有效数据2300余组。
“我们按一车次一站台一档案建立动态数据库,既为本次限界调整提供依据,也为不同型号动车组与站台限界的适配优化积累经验。”该段房建检测和维修中心技术骨干陈庆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