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张续亮)“当前候车室温度数值为27℃,下午1时气温将高达32℃,现调降空调数值,增开数量。”近日,阜阳西站值班站长穆书雯通过温度监测系统显示数据,综合阶段气象预报,立即对综控中心工作人员进行部署。该系统是该站以精准化、动态化的环境管理,从健康保护、能耗控制、出行体验等多维度提升服务质量的一项新举措。
6月以来,皖北地区正午最高气温均超30℃,阜阳西站运用温度监测系统将动态温控、设备防暑与旅客感知结合,打造“清凉候车”服务模式,为改善旅客出行体验注入科技力量。该系统由安装在候车室的温度传感器传送数值,传感器位置均匀分布于候车室的6个检票口和4个候车座椅区域,并固定于人体最佳感知高度,精准测温。同时结合客流监测系统,形成“热感+人流”模式,提前2小时预判站内热负荷变化。“现在结合系统数值实时监测温度,优化数值,不仅空调动态调节能耗有所降低,而且候车区温度始终稳定在舒适区间。”该站副站长李俊霞介绍。
此外,该设备还具备监测空气湿度功能,与温度实现“双感知、双闭环”精准调节,构建了舒适、安全、节能的候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