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换道岔

铁路纪实
    换轨作业

  刘熙瑞 文/摄
  暑运中的湿热午后,京九线阜南站,灰色天幕低压着轨道,豆大的雨点砸在线路上,溅起密集的水花。一场计划中的道岔“接骨术”,就在这毫无征兆的雨中拉开了序幕。
  “今天要换两组正线道岔,两边同时作业,施工质量和安全都很重要。”阜阳工务段线路科工程师王发成紧盯现场介绍。
  “施工命令已下达,可以上道作业。”天窗修时间点一到,随着一声施工指令穿透雨幕,施工各组人员瞬间动起来。阜阳特大桥梁养修工区工长李少安第一个登上道床,他持有“氧炔焰切割操作证”,被临时抽来协助切割旧岔。眨眼工夫,其他人迅速围拢上去,螺丝机、锯轨机轮番上阵,火花四溅,机器轰鸣。
  “嘀……”一旁等待多时的轨道车缓缓驶入施工区,吊臂在风雨里稳稳转动,把旧轨缓缓吊起,平稳放置到平板车厢。“起,稳住稳住。”司机吴章龙的声音在雨中坚定有力。
  与此同时,4台橙黄色中型挖掘机在挖机手熟练的操作下,伸出机械臂,挖爪深入道床内部,挖掘、旋转、提起、抛掷,混着泥浆和碎石的道砟如瀑布般在栅栏网外轰然而落。
  此时,运载新道岔轨排的挖掘机缓缓开动,雨水在机械臂上飞溅,流淌成一条流水线。暑运夏日的雨,又急又紧,在场职工的黄色工作服被打湿,紧贴在身上。10分钟后,新轨排推到指定位置,4名老练的起道机手一跃而上,操纵起50吨重的大家伙,宛如组装“玩具积木”一般,起、落、横移,精准卡控位置、校准角度。
  道岔“接骨”到了最要紧的时刻,众人屏息凝神,起道机手准备。他眼尖手稳,配合默契,小心控制着钢龙的下落。“落,慢点,好!”线路重点维修车间主任罗振亚紧握对讲机,不疾不徐。轨排一寸不差,稳稳落槽。
  顾不得喘息,钢轨“缝合”立即开始。副工长郭广道戴着湿透的手套,麻利地装上快速夹具。“哒哒哒……”最后一颗螺栓被电动扳手咬紧——道岔“骨头”顺利接好。接着,配砟、养护、调试等各项工作齐头并进。
  不久后,轨道车卸完新道砟,鸣着笛缓缓撤离。崭新的道岔轨排和着粒粒饱满的道砟静静卧在雨中,与京九线完美融为一体。20分钟后,施工封锁线路区段安全正点开通。
  满载货物的27235次货车穿透雨幕,轰鸣着驶近。车轮带着万钧之力,沉稳地碾过新“接骨”的道岔,声音压过风雨呼啸,载着货主的期待,奔向远方,一路平稳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