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全”管理精准卡控关键环节

合肥电务段安全优质推进阜阳站信号设备大修改造工程
综合新闻
  通讯员 周刚 敖吉夫
  自阜阳站信号设备大修改造工程启动以来,合肥电务段直面阜阳枢纽站场信号设备多、制式复杂,以及工程配合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等挑战,强化劳务人员安全全流程管控、隐蔽工程质量全周期追溯、施工工艺全过程监督、联锁过渡全方位介入的“四全”管理,确保施工安全万无一失,推进大修任务按计划实施。
  全流程管控劳务人员安全
  “已经培训过的劳务人员资料中没有这两人的身份信息,他们今天不能上线作业。”6月10日6:10,阜阳站信号设备施工作业人员上道前,合肥电务段施工监督人员阜阳信号工区副工长于军,在核对完劳务工信息后对委外单位劳务负责人严肃地说。
  面对施工过程中委外单位每日有百余名劳务工上线作业带来的人身安全风险,该段对劳务人员的基础安全资料严格把关,健康体检资料、安全培训资料、人身伤害保险等材料逐个仔细检查核对,资料完备、符合安全要求的劳务人员,才具备上线作业资格。“在核对资料的同时,我们将劳务人员的面部信息录入面部识别考勤系统,每日作业前后,通过刷脸核对人员身份及上下道情况。”于军说。
  “左侧无车,右侧无车,可以通过。”在施工现场,笔者看到两位防护员同时确认过线路状态以后,作业人员纷纷穿过轨道向作业地点行进。“我们采用委外防护员与电务防护员双重防护模式,两人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相互监督,对作业现场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安全巡查与监督,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安全行为和隐患,最大限度降低作业风险。”阜阳信号工区工长兰诚说。
   全周期追溯隐蔽工程质量
  6月12日,阜阳站SⅡ信号机信号电缆开挖敷设,施工监督人员阜阳信号工区信号工卢佳庆在新开挖的电缆沟旁不停地用卷尺测量深度,他说:“电缆深度达不到0.7米,不能覆盖,这项工作既然是我负责,我就要保证5年、10年之后电缆都不会因深度不足而发生问题。”
  隐蔽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与使用寿命。该段多措并举加强隐蔽工程质量管控,在信号电缆埋设前,要求配合人员对关键项目进行记名检查,每一个检查环节都明确责任人,确保检查工作落到实处、不走过场。
  该段利用信息技术,留存隐蔽工程电子图片、视频等资料作为检查记录,根据工程周期存档时间不少于15年,形成完整的质量追溯资料,使得工程质量在任何阶段都有据可查。一旦后续出现质量问题,通过查阅存档资料,能够迅速锁定施工环节、责任人员,实现责任可追溯,既保障了工程质量,也增强了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促使其在施工过程中更加严格把控质量。
  全过程监督施工工艺
  为确保施工工艺符合标准,实现全过程监督,该段构建了多元化的监督体系,在施工现场安装移动式4G视频监控装置,将现场作业视频同步传输至监控终端的大屏幕上,后台人员也可以实时监督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操作细节,形成配合人员现场监管与段、车间视频远程监督相结合的模式。
  “通过这些高清摄像头,我们可以全天候全方位看到施工现场情况,细节十分清晰,可以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通知现场作业人员。”在阜阳检查工区,副工长徐磊一边调整摄像头角度,一边紧盯大屏幕观察现场作业情况。同时,在段调度指挥中心也可以进行远程监督,便于从宏观层面把控施工进度与工艺执行情况,对一些普遍性问题或重大工艺缺陷,及时下达整改指令。
  阜阳站信号大修工程项目实施以来,该段发现施工单位作业工艺标准问题26项,已立即整改22项,其余的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保证了施工工艺规范、标准,为工程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全方位介入联锁过渡
  联锁安全堪称电务施工安全关键中的关键,容不得半点疏忽。该段抽调骨干力量,联合设计单位、设备厂家、施工单位构建起全方位介入的一体化机制,从施工设计阶段开始,各方就充分沟通、协同合作,将联锁安全要求融入设计方案。
  6月20日的施工点过半,阜阳信号车间技术员江涛在信号机械室里,逐一复查当天刚刚安装的新设备。他说:“在整个施工过渡期间,我们对每一个联锁设备的安装、调试环节都进行严格卡控,对照设计标准和技术规范,逐项检查、测试。同时对施工单位的作业流程进行监督指导,确保每一项操作都符合联锁安全要求。”通过这种一体化机制,该段实现对施工过渡期间联锁安全的全程管控,有效避免联锁安全问题的发生,保障铁路运行安全万无一失。
  “阜阳站信号设备大修改造开始以来,我们在保证施工按计划推进的同时,也保证了既有设备的正常使用,确保了列车运行的安全畅通,目前整体工作量已完成90%,全体人员齐心协力,正朝着8月底全面开通的目标全力冲刺。”阜阳信号车间党支部书记周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