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黄悦
“我们今年顺利实施了扬州东站班次规范调整,从原来两班制每班26人,调整为三班制每班16人加机动4人,成功减员2人。车站根据每名职工的特点,合理划分作业小组。班制调整后顺利经受住了清明假期单日客发4.6万人次的大客流考验,起到了减员增效的目的。”扬州站党总支书记李伟伟的发言,在新长车务段宁启线专场讨论会上激起层层涟漪。
日前,新长车务段综合楼会议室里,来自宁启线扬州站、泰州站、海安站、南通站、启东站的干部职工与机关各科室代表围坐在一起,展开头脑风暴。为深入贯彻落实集团公司铁路产品营销推介会精神,新长车务段党委精心组织召开“如何增收创效”大讨论。
如何在客流动态变化中实现人力资源的精准配置?海安站客运值班员姚建英亮出一线实践数据:“我们在盐通场试点‘动态排班+多能工培养’模式,根据早高峰7:00—9:00、周末小高峰等客流规律,提前48小时动态调整岗位配置。通过对重点岗位进行人员的灵活调配,在服务站和进站口(安检)处安排业务全面的‘多面手’,兼顾咨询引导、重点帮扶、应急支援,随时应对突发处置。”
江都站站长沈永红接过话头,用图表展示弹性排班成效:“过去我们总认为‘人多好办事’,现在必须树立‘精干高效’的理念。通过客流分析发现,早高峰2小时能集中全天40%的客流,我们推行‘早晨全员上岗+中午分批次间休’模式,既保证服务质量又避免疲劳作业。”在讨论中,大家各抒己见,尽显主人翁担当。
怎样让每一节车厢都跑出最大效能?围绕运输组织效率提升,大家纷纷建言献策。技术科技术员吴忠清提出要在流动调车组织上下功夫,提升技术站作用发挥;部分货运站站场作业能力有限,日均卸车较少,而且夜间不具备装、卸车作业条件;流动调车作业时,要尽可能合理利用时间差,加大夜间作业时段的取送车力度,留足货运部门在白天装卸车的时长。安全生产指挥中心主任丁华龙建议充分利用现车系统及列车确报信息系统,动态掌握到达车流、待开车流及重点车辆信息,实现各部门实时查询,科学合理编制调车作业计划,加快车辆移动,不断提高运输效率。
大讨论活动结束后,新长车务段党委对收集的建议进行系统梳理,按经营管理、运输效率提升、服务质量优化、成本控制等方面分类交办,确保问题解决到位、讨论成果落地见效,为年度运输经营目标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