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桃花潭

汽笛
  周新
  “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在桃花潭景区万家老酒坊遗址,店铺老板、一位72岁的老阿姨熟练地给我背诵汪伦写给李白的信。老阿姨对我讲,她是万家第五十二代后人。
  一直以来,我都很想知道汪伦骗李白去的桃花潭到底有多美?我能背诵的诗词很少,很想知道李白怎么能写出这么一首奇葩的名诗来,以至于千年之后的我们在网上搜索诗仙最差的一首诗,《赠汪伦》一定会出现在榜首。假期,我和家人一起自驾来到泾县桃花潭一探究竟。
  网上说,游览桃花潭最好的时间是清早,运气好的话,薄雾笼罩的桃花潭是最美的。很遗憾,第二天一早起来,我和许多有着同样想法的游客没有见到心心念念的晨雾。于是,我们随众人去老街游览。
  游览老街,最先看到的是义门,义门矗立在石桥水岸,据说是唐太宗为表彰当地万家下诏修建的,早就没有了曾经的喧嚣。沧海桑田,如今藏在深山远水处的桃花潭,当初一定在重要的交通路线上,那时的石桥上定是络绎不绝忙于生计的行人,不可能像今天一般只有几个来此游玩的游客。石桥不远处,一株从马致远诗词中长出的老树,高大粗壮,树上挂着新做的秋千,许多美女在此排队等着打卡拍照。
  怀仙阁是后人为了纪念李白所修的一处楼阁,这是来老街游玩的旅客一定会到的一处。阁楼虽只有二层,但登上可以俯瞰桃花潭和古镇全景。站在怀仙阁上,因为有了《赠汪伦》的铺垫,我们仿佛能看到汪伦与李白的踏歌送别。
  大部分游客和我有一样的想法,那就是桃花潭水肯定没有李白说的有千尺之深,但也没有想到会这样浅。在流水一般的岁月更替中,潭水已经不再承载繁忙的交通任务,只有几艘用毛竹制作的机动筏子载着游客在桃花潭里游弋。千百年来,我们早就以无法想象的速度远离了古人的舟车劳顿,旅程不再漫长,也就没有了反复的琢磨,抖音和微信让匆匆写出的文案来不及推敲,机动筏子不会为游客准备淡酒清茶,桃花潭两边没有送客的长亭短亭,也没有举手可折的绿柳。离人没了辞别的不舍,也讲不出依依惜别的话语,桃花潭成了疲于赶路的今人对于无法追回的慢时光的寄思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