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酷暑有“凉策”

——徐州北站多措并举护航职工度夏
综合新闻
  通讯员 刘竹琼
  7月的徐州,骄阳似火,热浪翻滚。作为华东重要编组站之一,徐州北站日均办理车辆超25000辆。为让酷暑中坚守调车、货检等岗位的职工感受到组织关爱,提振“战暑运、保安全、促增收”攻坚士气,该站推出精准送清凉、错峰作业和开设防暑课堂等多项举措,积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送清凉”送到心坎里
  近日,徐州在烈日炙烤下,室外温度超35℃,徐州北站编组场钢轨密布,地表温度超50℃,宛如巨大烤箱。驼峰连结员李祺和同事们刚完成车辆解体,工作服便已湿透。
  此时,站长曹仕权带着工作人员,提着凉饮、西瓜走来。“大家辛苦了!喝点饮料降降温。”曹仕权将饮料递到职工手中,并查看调车组防暑物资储备。入夏以来,车站领导班子成员带头“送清凉”,根据天气定期配送物资。“这大热天,站里经常送西瓜、冰饮,干活儿心里踏实!”李祺说。
  “我们建立‘高温慰问清单’,除矿泉水、西瓜,还按需发放雪糕、电解质饮料、毛巾等。”工会主席戴立明介绍。夏季部分职工胃口不佳,为保障营养,车站加强食堂管理,科学制定食谱,确保饭菜清爽可口、营养均衡。在食堂,减速顶工区老刘畅饮着酸梅汤,说:“天再热,活不能耽误,站里保障足,咱干活也有劲!”
  “错峰作业”让职工少流汗
  14时许,是一天的最热时段。徐州北站铜山站调车作业却比往常安静。原来,车站根据高温预警,调整作业计划,将部分调车任务延至傍晚。
  “我们结合气温、车流、施工等优化计划,最大限度减少高温时段作业。”技术科科长李锋锋介绍,此举使室外作业尽量避开高温,大幅减少职工暴晒时间。
  铜山站连结员小张深有体会地说:“灵活排班,中午最热时能轮休,还能喝到盐汽水,中暑情况明显少了。”
  为应对高温,车站提高防暑设施巡检频次,每日检查作业场所空调、直饮机、冰箱等,发现问题当日处置。同时加强关键岗位监控,在驼峰部区,值班干部每小时巡查,确保职工状态良好和设备正常。“发现脸色不对、动作迟缓者,立即换人休息,绝不硬扛。”下行车间党总支书记李军华说。
  “防暑课堂”开在一线
  “发现有人中暑怎么办?记住:移、降、补、送!”班前会上,货检车间助理工程师程涛拿着模型人偶,演示急救步骤。台下20多名职工练习掐人中、喂盐水等操作。将防暑知识纳入班前会“必修课”,是车站今年的新举措。
  职教科科长李晓隋介绍:“我们将防暑纳入日常培训,联合安全科编制《防暑降温手册》,详细解读中暑症状和急救方法。”新入职青工小李感触颇深,几天前,他检查货车加固情况时突感头晕,同事按所学的急救知识迅速扶他到阴凉处湿敷,避免严重中暑。
  此外,车站利用微信平台推送高温预警和健康提示,并通过“班组学习信息管理系统”播放防暑知识。“现在老师傅都知道,藿香正气水不能和头孢同服!”调车组连结员老赵笑道。
  烈日下的徐州北站,防暑降温“组合拳”让安全与关怀同行。从科学调班到“送清凉”到岗,从实战培训到智能监控,每项措施都是对劳动者最实在的守护。“暑运安全是硬仗,我们以‘凉策’为职工撑起‘遮阳伞’,确保每趟列车平安抵达。”党委书记李凤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