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旦/口述 闫颜/整理
7月10日 星期四 天气:晴 气温:37℃
天还没亮透,凌晨四点半的闹钟就把我从梦中拽了出来。简单洗漱、吃饭后走到院子里,空气里还带着一丝夏日清晨的凉意。炎炎夏日,我们严格执行“干两头、歇中间”的作业模式,每天必须起早干早。
我是阜阳工务段京九桥梁车间亳州桥梁养修工区一名桥隧工,今天是我第二个暑运的第10天,也是我们与阜北桥梁养修工区联合作业的第29天。
“小孟,油锯和砍刀都检查一遍,安全绳也带上。”工区的张海洋师傅一边分发藿香正气水,一边叮嘱。张师傅今年就要退休了,黝黑的脸上刻满风霜,眼神却依旧清亮。
今天我们的任务是清理桥梁两翼护坡上的杂树杂草——为赶在7月20日前完成创建,给8月10日集团公司最终验收做准备,原本支援阜北工区更换步行板的我们,临时加入了阜阳北站编组场一项标准化创建工作。
5点钟,我们准时到达作业点。眼前的护坡很陡,长满半人高的白茅、榆杨等杂草杂树,脚踩上去连块平地都找不到。“我先用油锯开条路,你们跟在后面用砍刀清理!”张师傅拉起油锯,“嗡嗡”的轰鸣声响起,一场与杂树杂草的战斗正式打响。我挥舞着砍刀,脚下时刻注意防滑,手上得用力劈开坚韧的枝条。没一会儿,汗水就像断了线的珠子,顺着安全帽帽檐往下淌,工作服很快湿透,紧紧粘在背上,像裹了层保鲜膜,闷得人喘不过气。“小孟,慢一点,别急,心急感觉更热,水喝了吗?”张师傅的声音从上方传来。我抬头看见他稳稳站在稍平缓的位置,动作不快却经验老到,每一刀都精准有力。他递来一瓶水,看着他从容的样子,我焦躁的心也平静了许多。
上周我们还在桥上更换笨重的步行板,长1.47米、重达上百斤的混凝土板,得四个人合力用麻绳抬起,两小时天窗内拼尽全力也只能换十几块。那时我以为那是最累的活,可今天站在边坡上才明白,有一种累是对耐力和意志的极致“烤”验——抬步行板是力量的瞬间爆发,而清理边坡,是高温下的漫长炙烤。
从早上五点到十点,五个小时里我们只清理完两座桥的四个护坡。收工时,我的胳膊酸得快抬不起来,手心被砍刀磨得火辣辣地疼。“果然是人要衣装,美要靓装,桥梁也一样。”听着张师傅的调侃,我回头望去:原本杂乱的边坡变得清爽整洁,露出标准的样貌,一种难言的成就感涌上心头。
这个来回支援的夏天,汗水是咸的,但有所收获的青春滋味,是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