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推介在行动】

流量转销量 热点变卖点

——新上铁集团公司优化商业经营模式提升经营业绩纪实
综合新闻
    旅客在南京南站“旅途易购·苏超文旅产品”展销店内选购商品。     (王新雨供图)

  通讯员 王新雨
  今年以来,新上铁集团公司聚焦客站商业主责主业,通过创新招商模式、做强直营品牌、深化主题营销等一系列组合拳,持续优化商业业态,努力将高铁客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推动经营业绩显著提升。
  创新招商,“阳光”与“潮流”并举盘活资产
  7月22日,新上铁集团公司2025年网红品牌专场招商线上推介会成功举办,吸引全国50余家商家代表“云端”参与。招商中心工作人员详细介绍商铺资源与招商政策,现场互动踊跃,进一步扩展了高铁商业合作生态。
  公司招商中心负责人李招展表示:“我们不仅注重引入口碑好、人气高的网红品牌,更通过‘阳光招商’机制确保流程公平透明。”今年以来,公司不断创新招商模式,将“阳光”与“潮流”深度融合,推出“盲投”机制,所有投标信息严格保密,开标时统一揭晓,有效杜绝信息不对称,保障竞争公平。截至目前,新签约商户中路外企业占比近40%,为车站商业焕新注入活力。
  在提升招商透明度的同时,公司还积极优化入驻政策,面向文创、老字号、网红新品等特色业态,创新推出六个月短期租赁模式,降低品牌尝试门槛,鼓励“快闪”“试水”。南京科举博物馆、国图文创等优质项目相继落地高铁站,融入旅客出行场景。多元业态持续更迭,不仅提升了车站商业层次,站内空置率显著下降,实现资产高效利用。
  做强直营,“旅途易购”品牌与服务双提升
  暑运期间,上海虹桥站候车大厅六家“旅途易购”直营店全新亮相,涵盖便捷购物、特色礼盒及非遗文化体验等多重功能,成为旅客消费热点。直营业务部负责人马赟介绍:“我们引入‘二次元’盲盒、热门IP文创、冰淇淋自助售货机等新业态,更好地满足旅客多样化、高品质出行需求。”
  为持续做大直营业务,公司不断完善自主经营体系,推进“供应链三年建设”战略。依托铁路大客流、高转化率的优势,拓展“供应商资源库”,通过规模采购降低成本,借力品牌合作提升市场竞争力。今年以来,“旅途易购”直营业务收入达1.39亿元,同比增长11.2%。公司在44个车站布局563台自助设备,通过源头直采、统一运维与数据监控实现精细化运营,净利润率提升至43%,旅客体验与运营效能同步增强。
  公司还将服务延伸至一线职工,针对上海动车段等单位的7个偏远区域员工“购物难”的问题,专门设立了“旅途易购”职工便利店,提供超500种商品,均以市场价的85折销售。“以前深夜下班购物很不方便,现在很方便就能买到实惠商品,非常暖心。”一位刚完成检修任务的职工开心地表示。
  抢抓热点,路地融合挖掘高铁商业潜力
  八月盛夏,南京南站候车大厅内人流涌动。“旅途易购·苏超文旅产品”展销店内,旅客纷纷驻足选购文创商品。一位年轻旅客表示:“红山动物园联名苏超挂件很有特色,让我感受到江苏的文化魅力。”
  为进一步挖掘高铁商业潜力,推动路地融合协同发展,今年8月,公司与江苏省体育产业集团合作,在南京南站开设全国铁路首家“苏超”主题展销店,通过精准营销将客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店内汇聚103款精选商品,涵盖赛事周边、文创和非遗衍生品等多类目,满足旅客多元消费需求。公司商业运营部负责人姜宝瓶介绍:“苏超IP不仅丰富了商业业态,也让旅客在出行中感受体育文化魅力。”开业当天,该店三小时内销售额突破5000元,全天接待旅客超万人次,成为站内亮点。
  公司还充分发挥“苏超”IP联动效应,开展“看苏超,享高铁商业优惠”主题促销,动员江苏省内高铁车站超百户商户共同参与,推出50余款“苏超”联名餐饮套餐,并配套满减、赠礼、积分加倍等优惠,增强活动吸引力与传播效果,实现以点带面,将“流量”有效转化为“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