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轨“啄木鸟”

铁路纪实
  朱小刚 刘涛
  烈日当空,汗流浃背。气温35℃,虽然时有微风拂过,但在炙烤过的轨道线上,这些并不能带来多少凉意。在宁波动车运用所里,宁波工务段10余名平均年龄仅26岁的职工,正在顶着烈日检修钢轨。
  “这个是清凉鼻吸,用了舒服一些。”见到胡云昭时,他正对着一管绿色柱状物往鼻子里深吸了一口。当天下午的工作时间是13点至16点,作为宁波线路车间检查工区的副工长,他将和同事们对道岔、停车线进行检修——就像一只只啄木鸟一样,细心地在钢轨上发现“病害”,对症下药。
  当天的检修人员共分成两组,一组负责道岔,一组负责股道线路。一名检修人员拿着一柄“大尺子”沿线走过,时不时在轨道间测量一下,旁边还有同事随时记录。“这个叫轨距尺,口头上叫道尺。”胡云昭介绍,它的作用就是测量轨道间的距离。“标准轨距是1435毫米,宽了或窄了,都不对劲。”这些误差,一般都以毫米计,但依然被原原本本地记录了下来——检修的意义正在于此,工匠的专业也在于此。
  一名检修人员拿着检查锤,不时在钢轨上敲击着,偶尔俯下身来,专注而仔细地看着前方。“检查锤敲一下,再听回声,回声里有大学问。”胡云昭说,轨道上有很多螺栓等零部件,敲击声如果沉闷浑厚,说明没有松动;如果听到清脆的“叮咚”,那就意味着有松动,“都是金属件,只要有松动就会有声音共振……”
  在道岔和股道之间,都有一段段曲线轨道连接。检查工区副工长苏堃和同事们当天负责的是曲线正矢的量取。“股道是直的,而曲线轨道是有弧度的,那就需要测量。”他介绍,轨道如果出现了鼓起或凹陷的情况,都会影响线路状态,需要进行拨道,“无论是正负值,都要记录下来,安排天窗时间进行整修”。
  眼下正是高温天气,在热胀冷缩的原理之下,轨道也会“膨胀”,这样导致轨缝缩小,钢轨互相挤压,最终导致变形。“前后都有10米弦线,加起来是20米弦线。”苏堃介绍,这种测量工具简单,但受干扰小、计算便捷。
  高温仍在持续,和胡云昭的清凉鼻吸一样,藿香正气水、绿豆汤……都已给大伙准备好。施工结束,职工们的后背已经被汗水湿透,草帽下是一张张年轻而朝气蓬勃的面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