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煜轩
1.8升容量的吨吨桶,在乔司站上行场外勤助理孔德龙的手中显得如此“渺小”——一个白班,他就能喝掉三桶水。炽热的阳光毫无遮拦地倾泻在绵延的钢轨上,股道间如同巨大的露天蒸笼,每一次呼吸都灼热难当。在几个作业场中,上行场的工作量最为繁重,意味着上行场的外勤助理需要在外经受高温“烤”验的时间更为漫长。
白班,气温37℃,无线对讲机传来指令:“德龙,5道电力81804试风。抓紧弄,弄好吃饭估计要到一点钟了。”这是高温下的常态节奏,汗水早已浸透工装紧贴后背,孔德龙却无半句抱怨。他如同钢铁卫士,一趟接一趟,在滚烫的钢轨旁严谨地执行着标准动作:弓身检查,手指触及被烈日晒得发烫的部件,声音沙哑却清晰坚定地确认。每一步检查都关乎行车安全,不容丝毫马虎。当最后一项确认完毕,汗水正沿着大草帽系绳处滴落,他挺直腰板,对着对讲机沉稳报告:“报告上行场,5道电力81804试风好了!”这简洁的报告背后,是高温下持续数十分钟的专注与坚守。
近40℃的高温下,铁制防溜箱被炙烤得烫手。持续奔忙两个多小时后,双腿酸胀。股道旁无荫蔽,地面烫得无法久站或蹲坐,他只能弓着腰在铁轨边寻片刻喘息。汗水如断线的珠子砸落滚烫钢轨,瞬间蒸腾起白气,裤子上洇开大片深色汗渍。草帽下的头发湿透紧贴额角,手套一拧就能出水。
面对密集的试风作业和酷暑“蒸煮”,外勤助理们没有叫苦喊累。这份沉默的坚韧,比豪言壮语更有力量。上行场单班试风最高纪录21趟,正是孔德龙创造的。被问及支撑的动力,他朴实地说:“出发场多是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了,我们年轻人,体力好,能多干一点就多干一点。”这份主动担当的自觉,这份酷暑中对责任的无声坚守,是上行场外勤助理最动人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