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办理辆数缘何突破万辆大关

——南翔站奋力打好“战暑运、保安全、促增收”攻坚战探访
专版
    行知摄

  记者 陆应果 通讯员 杨叶茜
  面对暑运期间日均办理车数近9000辆的高压态势,南翔站坚持党建引领、科技赋能、协同发力,全站干部职工于烈日下挥汗如雨,在风雨中坚守岗位。7月1日至8月31日,累计完成办理量52万辆,同比增长5.5%;8月16日单日办理辆数突破10045辆,创下本世纪以来最高纪录;中停时等关键指标分别较计划缩短0.5小时和1.7小时;芦潮港海铁联运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12.2%。
  “这跃动的数字背后,是职工们用脚步丈量钢轨、用标准守护安全、用担当诠释忠诚的生动写照。”该站副站长龚磊说。
  党旗引领 烈日下的“安全防线”
  骄阳似火,南翔站钢轨泛着刺眼白光,股道热浪灼人。下行场车间调车长杨洋俯身检查车辆风管时,汗水滴落轨面,瞬间蒸发。“连接—减速—停车,连挂好!”他的口令穿透热浪,沙哑却坚定。
  杨洋是中共党员,也是车站党内品牌“杨洋驼峰调车组”的领衔人。他体谅另一台调机58岁老调车长,主动承担2台调机的异地调车任务。在休息时还主动参加党员服务队,劝阻职工“两违”。该站“战暑运、保安全、当先锋、展风采”党内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小组累计安全提醒30余次,提出建议5件,纠偏隐患12起。“只要钢轨还在发烫,党员就不能退。”他所在团队日均解体列车65列,办理车辆超5100辆。
  南翔站下行场车间党总支书记任伟介绍,暑运期间调车组将党建与作业关键环节深度融合,突出发挥党建引领;将品牌创建与驼峰作业关键环节深度融合,党员带头遵章守纪,带动全员形成良好安全文化;强化岗位联控,筑牢系统性安全防线;坚持“传帮带”,助力新职工快速成长,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
  暑运中,南翔站落实“严管厚爱、群体保安全”理念。针对车间50岁以上和35岁以下职工各占三分之一的年龄结构,该站下行场车间发挥劳动安全检查员联防联控作用,前移安全关口;通过添乘、视频回放等排查整治隐患27项;签订《党员暑运安全承诺书》29份,成立党员突击队4支,实现关键岗位党员包保全覆盖。“无一人请工休,55岁以上老职工全程坚守。”该站下行场车间副主任吴震中动情地说。
  8月4日19时许,金港巷线路所行车室,南翔站上行场车间车站值班员徐蔺端坐在电脑前,认真核对着当日调度命令。当天,他顺利完成职业生涯的最后一班岗工作,集团公司调度所调度员祝徐用电话送上暖心祝福。
  组织开展安全讲座和红十字急救知识培训,配发遮阳帽、冰袖、防晒霜,每日供应酸梅、绿豆防暑汤和盐汽水等。编组场内设立避暑亭,配置风扇、直饮机,供职工临时休息。车站干部送清凉到岗点,真正实现“热在岗位,暖在心里”。
  暑运期间,下行场调车作业量日均解体65列,与7月1日调图前相比增长三成。
  风雨坚守 守护安全的“钢铁脊梁”
  暑运期间,南翔站安全生产指挥中心格外繁忙。室内墙上悬挂6张图表,18台电脑排成3排,运输调度紧盯屏幕。该中心主任钱云飞介绍,11名工作人员分四班制负责监控现场视频、作业记录仪,检查“两纪一化”执行情况,排查风险,盯控整改。全站已安装视频监控超800个,覆盖范围持续扩大。
  “南翔站管内干线多方向、高普并行车站多,安全风险突出。”站长徐辉说,暑运最忙时日均接发列车240余对,方向最多9个,通过人防、物防、技防保障运输安全。其间,车站排查整治销号外部环境隐患问题18件;应职工建议在编尾作业楼瞭望死角加装摄像头,消除盲区。
  7月30日,台风“竹节草”预警发布,下行场车间主任王平强调:“干部包保到岗,责任落实到人”。次日清晨暴雨如注,连结员区佳明披雨衣入股道,靴筒灌满雨水仍高声应答确认安全。他在风雨中蹲身安放防溜铁鞋、拧紧制动机紧固器,确认无误后拍照上报。雨停后在交接本上写“风雨没撼动岗位,咱守住了”,这句话被贴进车间“攻坚日志”。
  设备车间党员疏通排水沟,芦潮港站调车长在烈日下保障安全,上行场连结员冒雨作业……党员突击队总是冲锋在前。
  协同增效 共写暑运攻坚满意答卷
  8月27日,气温达35℃,编组场如蒸笼。下行场自动化驼峰作业区“安全畅通,优质高效”红色标牌格外显眼,调车长杨洋带连结员曹邱晔、项斌对26205次列车提钩解体,车辆有序溜向各轨道。“我们4班制24小时不间断作业,中午只有20分钟吃饭时间,下行场日均办理约5000辆,占全站50%左右。”杨洋说,一列五六十辆的列车15分钟就能解体完毕。
  提钩组生活区环境整洁温馨,每个更衣柜贴着亲情照,家人的寄语叮嘱为安全生产筑起第二道防线。班组长何淑坤提前到岗了解情况,他班前提示风险,班中巡检盯控,班后总结分析,日复一日。
  “战暑运”不仅要“扛过去”,更要“干得好”。南翔站制定多项增收措施,推行“三个转”理念,依托“丝路海铁”芦潮港服务先锋队等品牌提质增效。该先锋队实施“五联”机制,提前6小时共享港口装卸计划、优化调机路线、推行“即装即走”等举措,实现货位周转率提升25%、单趟作业缩时70分钟、班列停时压缩34%。暑运期间,芦潮港方向列车由日均16对增至20对,海铁联运箱量增加12.3%。
  科技赋能释放效能。南翔站依托编组站综合集成自动化CIPS系统,按“收货人+货物品名”精准编组,日均减少调车钩数135钩,中停时压缩近20%;“局站一体化”平台实时共享车流信息,短途车流“直达编组”避免中途停靠。8月16日单日办理10045辆纪录诞生。“这是协同出来的效率。”站调度车间主任何松涛感慨。
  “10045辆”写入车站史册,更珍贵的是背后的付出——党员工作帽上泛白的“先锋岗”贴纸,工装未褪的盐渍,风雨中屹立的身影。
  党旗高高飘扬,故事持续书写。太阳升起,班列鸣笛驶出,钢轨发烫,岗位上的人依旧坚守——这便是南翔站交出的暑运答卷,也是“上铁人”坚守背后的滚烫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