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朱明轩
2758份问卷、274人个别谈话、18场座谈会、52次下沉车间班组……7月7日至25日,集团公司党委4个巡察整改评估组奔赴管内各地,对接受第二轮专项巡察、第三轮常规巡察及“回头看”的12个党组织展开了一场全面深入的“整改验收”。数字背后,是责任的压实、作风的转变,更是改革的纵深推进。
各单位党委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扛牢主体责任,深挖病根、精准施治、系统集成,将巡察整改的“问题清单”切实转化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成效清单”,书写了一份职工满意、促进发展的合格答卷。
截至2025年8月底,12家单位累计完成问题整改571项,占总问题数617项的92.5%;修订完善制度429项;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521万余元;收回各类拖欠款项高达6.87亿元。干部职工对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履行整改第一责任人情况、纪检组织履行监督责任的“好评率”均超95%,政治生态持续向好的认同度高达95.3%。
提高政治站位 压紧压实主体责任链条
巡察是政治体检,整改是政治责任。各单位党委深刻认识到,抓好巡察整改是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更是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
“整改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责任,首要看书记。”这成为各被巡察单位党委书记的普遍共识。合肥工务段党委书记张磊在反馈会后第一时间组建巡察整改领导小组并担任组长,多次深入科室、车间一线,与干部职工面对面交流,摸清问题实情。这种“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的作风,迅速在全段形成了层层抓落实的整改格局。
翻开东华地铁公司党委针对巡察反馈问题精心制定的《巡察整改工作方案》,114条措施每条都明确了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具体责任人和完成时限,确保了整改任务可量化、可检查、可问责。华东监理公司党委建立“双周汇报、月度评估、全流程跟踪、全过程问效”常态化工作机制,主要领导主动领题,班子成员分工负责,持续推进整改措施落实。
面对巡察反馈的617个问题,12家单位党委系统梳理、深挖根源,累计细化制定出2714条具体整改措施,全部形成了包含整改方案、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的“一方案三清单”,并在集团公司纪委、人事部(党委组织部)、党委巡察办及业务主管等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反复修改补强,确保了巡察反馈问题条条整改、件件落实。
集中整改不是终点,防止问题反弹、实现长效治理才是目标。各单位党委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通过建章立制,筑牢“长效机制”。华东监理公司党委和东华地铁公司党委聚焦专项巡察指出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分别修订完善《监理项目营销管理办法》《东华地铁公司合同管理办法》等制度57项、21项,明晰了业务流程,压实责任链条,扎紧经营风险的“篱笆”。
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常态化督导、阶段验收评估等工作机制,推动了巡察整改提质增效。问卷调查显示,各单位干部职工对“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履行整改第一责任人”“纪检组织履行巡察整改监督责任”的好评率,均在95.8%、94.9%以上,最高达100%。
注重标本兼治 动真碰硬攻克治理难题
整改落实,贵在真刀真枪,重在标本兼治。各单位党委以问题为导向,敢于动真格、碰硬茬,不仅解决了一批具体问题,更推动了一系列影响高质量发展深层次矛盾的有效化解。
“坚持标本兼治,深入查找惯性问题、突出问题背后的管理原因,形成上下贯通、精准实施、一抓到底的工作体系,切实从源头上解决问题、防止反弹。”2023年11月1日,在南京物流中心巡察问题整改工作推进会上,该中心党委书记王诚话语铿锵。该中心党委按照立行立改与专项整治相结合、问题整改与整章建制相结合、巡察问题整改与主题教育检视整改相结合的思路,统筹推进整改,先后召开专题推进会13次,围绕考勤管理、伙食团管理、货场资源开发等专项监督,修订完善装卸费清算、运价政策运用、仓储管理等制度20项,推动了管理的全面规范化。
走进蚌埠南站新建的旅客遗失物品仓库,五组存放架分类清晰、井然有序。旅客遗失物品找回率从69%提升至82%,车站排名从倒数提升至前列……蚌埠站党委针对旅客遗失物品管理不到位的问题,不仅投入资金为各站新建仓库、增配存放架和保险柜,还修订了管理细则,组建监督专班开展全覆盖下沉检查11轮,下发专项监督通报及问题库4期。通过标本兼治,同步升级软硬件,最终使这一“老大难”问题得到了彻底规范。
南京枢纽指挥部党委将巡察整改作为提升安全管理能力的契机,编制安全穿透式管理实施手册,补强20项安全管理制度,开展安全风险研判13次,下发安全预警提示4期,累计整治安全问题1536个、Ⅲ类隐患6个。将整改推进情况纳入交班会重点督办事项,让安全责任真正穿透到基层末梢,推动整改责任逐级传递、整改任务逐项销号。
坚持守正创新 着力破解重点难点问题
上海动车段党委着力攻克“动车组高峰期供给质量不高”的技术运营难题,创新构建了“两停止、两调整、两补充、一控制”工作机制,通过全面提升专业素养、生产效率、供给质量和装备效能,实现了运能供给的精准高效。2025年春运有效供给率达95.23%,清明、五一、端午小长假有效供给率均为100%,百万公里故障率低至0.14,稳居全路前列,以过硬的质量确保了运输安全畅通,圆满完成了各项运输保障任务。
巡察整改不仅是除弊纠错,更是促改革、促发展的强大引擎。各单位党委聚焦关键性、根本性问题,积极探索新思路、新举措,以创新突破发展瓶颈。
合肥车务段党委针对直管中间站跨度过大、管理力量摊薄这一结构性难题,经过深入调研和审慎决策,于2025年5月果断实施管理体制变革,全面推行车务段、中心站(车间级)、中间站(班组级)三级管理模式,重组10个车间级中心站,同步设立10个车间党总支和54个班组党支部,极大强化了现场管控能力。巡察整改以来,他们严格贯彻技术站服务中间站机制,精准编开高质量列车5738列、223641辆,从源头减少中间站调车作业40143钩,有效降低了安全风险,提升了运输效率。
南京铁道集团公司监控室内,工作人员轻点鼠标,即可调出113处关键资产的实时监控画面。面对“出租资产消防安全管控难”的挑战,该公司党委坚持“技防”“人防”双管齐下,投入75万元为管内关键资产安装网格化巡检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精心构建企业、经营部、业务人员三级网格化巡检体系。他们还创新运用腾讯会议平台组织开展消防演练,并专门招聘2名国家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强化专业力量,实现了消防安全管理水平的整体跃升。
净化政治生态 凝心聚力共促企业发展
正午阳光炽烈,杭州北车辆段本部食堂内已座无虚席,三十余种菜品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免费的防暑降温汤清凉解渴。“每月据实发放就餐补贴,更科学了”“好吃不贵”……职工们内心的认可溢于言表。
该段党委针对就餐补贴问题,及时纠正就餐补贴标准执行偏差,重新制定就餐补贴管理实施细则,有效解决了职工就餐伙食补贴难题。他们还加大“三线”建设投入力度,积极筹措资金,完成了4个车间作业场的整体改造,增设了一批空调、冰箱、洗衣机、冷藏柜等设备设施,大幅改善了一线生产生活条件。
巡察整改既是严管更是厚爱,最终目的是净化政治生态,凝聚发展合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各单位党政工团组织高度重视巡察反馈的职工诉求,深入一线调研,倾听职工心声,积极回应关切。
上海机场联络线项目党建联建工作站的“磁吸效应”正在持续增强,成员从最初的6家逐步扩展至13家,地方街道、城投公司、派出所的党组织主动加入,打破了路地、行业间的壁垒,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攻克工程难题的强大合力。
上铁建工(集团)公司党委作为长三角地区重大涉铁工程代建主力军,始终坚持“项目建设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覆盖到哪里”,在16个重点工程项目中开展党建联建,持续夯实基层党建基础。
客发7673万人、客收77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9%和 11.5%,创历史最好成绩;收获表扬工单2693件,同比增长43.3%;荣获“2024年全路客货运输窗口用户满意单位”称号……巡察整改以来,淮南西站党委将整改与客运提质相结合,深化“舜”系列服务品牌建设,抓住春运、暑运、小长假等时机加强营销,主动引流上线,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