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好职业生涯“第一粒扣子”

——上海动车段扎实做好新入职人员岗前培训纪实
综合新闻
    学习实作

    模拟驾驶

    打卡合影

  通讯员 宋振国 文/摄
  新职工是铁路发展的新鲜血液,开展新职工岗前培训既是个人成长的需要,也是铁路高质量发展的保障。2025年,上海动车段接收来自32个高等院校的毕业生70人。该段高度重视新职工岗前培训,旨在通过系统学习与实践锻炼,让新职工完成从“校园人”到“铁路人”的角色转变,系好职业生涯“第一粒扣子”。
  思政引领 筑牢思想根基
  上海动车段职工平均年龄34.1岁,青年已成为支撑动车组检修、运维等核心生产任务的中坚力量。面对青年职工占比高、“00后”新职工逐渐成为新生力量的特点,该段以“立德树人”为人才培养核心理念,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新职工成长全程,筑牢青年队伍思想根基。
  针对“00后”思维活跃、注重体验感与价值认同的特征,该段创新思政教育方式,构建“理论+实践+榜样”三位一体引领体系。理论上,落实党委书记上思政首课制度,帮助新职工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与路情局情段情。实践中,组织参观动车运维发展成就展,让新职工从检修技术升级、保障车次增长等方面,直观感受铁路发展及自身岗位重要性。榜样引领方面,邀请“铁路工匠”“先进工作者”等优秀员工开展分享会,传递敬业奉献精神,增强新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
  同时,鉴于青年职工纪法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有待提升,该段开展“纪法知识宣讲”,以案例解读、互动问答普及法律法规与企业规章制度;举办“廉洁从业案例剖析会”,借铁路系统典型违规案例警示新职工树立廉洁自律意识;发起“八小时外安全文明生活倡议”,规范新职工交通安全、网络行为、社交活动等,推动思政教育与行为规范从“八小时内”延伸至“八小时外”,助力新职工系好职业生涯“第一粒扣子”。
   案例教育 深植安全意识
  确保高铁和旅客列车安全万无一失是铁路的政治红线与职业底线。上海动车段作为全路最大动车运维单位之一,将提升新职工安全意识列为岗前培训核心内容,通过创新场景化教学,推动“新人”从思想上真正重视安全。
  该段打破传统课堂模式,把安全培训搬进段安全警示室,借助鲜活案例与AI体验,让新职工直观感受安全风险,催生敬畏之心;将课堂延伸至高铁站台,当时速350公里的高铁飞驰而过,风压带来的强烈冲击感,让新职工对安全距离与风险防控有了更真切的认知;还把培训阵地设在动车检修库故障模拟现场,通过还原“未按规范操作转向架安装加压平台”的事故场景,让新职工亲身体验违规操作的严重后果。
  一系列场景化培训,将抽象的安全要求转化为具象的感官体验,助力新职工筑牢安全思想防线,为高铁运维安全夯实人才基础。
  实操作业 提升业务技能
  “进行紧急制动复位时,需先确认停放制动状态,施加状态下拉制动手柄至B4级以上,再长按紧急复位按钮。”在上海动车段培训教育中心前端技术实训间,授课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关键操作。
  为打破传统“填鸭式”教学局限,该段新职工岗前培训采用“理论课堂+模拟实训室+现场教学点”联动模式,将80%的培训时间投入实操,让新职工在“学中练、练中悟”。培训中心搭建动车组模拟检修平台,配备受电弓、牵引控制单元等核心部件实物教具,新职工可通过“一对一”实操,熟练掌握设备拆装、故障检测、数据记录等技能。
  此外,培训期间还组织新职工走进上海虹桥动车运用所,观摩动车组一级检修作业全过程,并与一线检修人员面对面交流。这种沉浸式、立体化培训模式,助力新职工快速完成从“理论认知”到“技能实操”的转变。
  下一步,上海动车段将以“结对子”“师带徒”等形式,通过“传帮带”持续助力新职工快速成长。同时,建立新职工成长档案,定期跟踪评估职业发展情况,为他们搭建“技术比武、岗位练兵、职称评定”的成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