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偏差也不能有”

铁路纪实
  陈涛 张凯
  “大家注意,新型外锁闭装置必须在道岔斥离部位紧固,一点偏差也不能有!”
  深夜22时,在上海高铁基础设施段镇江综合维修工区会议室,信号工长黄抗正在布置施工作业最新要求。
  据悉,作业区——丹徒城际场有40组新型外锁闭装置需要更换,每次更换都要经历拆卸、除锈、安装、检测4道流程,黄抗要和工友蹲起数千次,合力抬起25公斤重的新型外锁闭装置,在毫厘间反复操作上百次,偏差分毫便无法安装。
  这份工作既考验信号工的体能,又考验他们的细致。只有达到严谨的安装标准,才能让旅客的出行安全更有保障。
  丹徒地处江南,立秋后的夜里较为潮湿。黄抗从背包里取出施工常备药品,提醒大家说:“如果在干活中感到不舒服的话,你们一定要停下来,缓一缓。”
  在施工调度命令下达后,作业人员依次进入丹徒城际场,职工翟磊负责拆卸旧式外锁闭装置,王俊和张凯在清理完铁锈、油泥后,再把从工区运来的新型外锁闭装置抬到道岔旁,准备安装。
  大家按照分工紧密协作,起初一切都很顺利,然而在更换到最后一个牵引点时,意料之外的事发生了。黄抗发现,有一处销轴位置距离轨枕太近,安装空间瞬间成了难题。紧要关头,黄抗俯下身,左手稳住勾头,右手攥紧扳手,声音沉稳如钉:“大伙儿别急,咱们找对角度。这是新款,精密度高,硬来肯定不行。松U型铁时,我们慢一点,听我口令抽轴销,一、二、三!”随着号子声落下,众人默契配合,最后一组新型外锁闭装置稳稳落位。隐患彻底消除的那一刻,汗水顺着黄抗的额头滑下。
  次日3点,作业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黄工长,刚刚联系了微机监测员,通知丹徒城际场,道岔扳动正常、轨道电路电压波动正常。”职工何金鑫向黄抗报告。
  入路2年的青工何金鑫,因勤奋好学,现在已成长为工区的“主力军”,而在铁路信号工岗位工作20年的黄抗,正仔细复核刚更换完的设备。他身后,几名年轻的信号工专注学习着他的操作。
  黄抗直起身,看着这群稚气未脱的青工,恳切地对笔者说道:“铁路信号设备在不断更新,我们只有不断学习、勤奋练习,才能拿得下它们,对得起每一位旅客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