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兵震撼在心守护钢轨于行

汽笛
  洪楚昆
  九三阅兵如期举行,受阅方阵如钢铁长城般整齐向前,将士们神情坚毅,大国底气扑面而来,令我心潮澎湃。
  这份激动,既源于童年在部队大院的成长经历——父母是有着近30年军龄的海军老兵,“守护”的理念早已深深烙印在我的心底;更让我联想到铁路线上那一趟趟精准运行的列车,它们如同方阵般守序前行,而我们探伤工,便是守护这份“整齐”与“安全”的幕后力量。
  当海军方队身着浪花白整齐走过,那熟悉的坚守姿态瞬间唤醒了我的记忆,也让我想起自己守护钢轨的日常。海军守护海疆无死角,我们探伤工也要守护钢轨的每一寸,无论是日常练习还是现场作业,都不能留下一处安全盲区。
  阅兵中,两辆车牌号为“1945”与“2025”的车辆让我心头一震。1945年,先烈们用牺牲换来光明,那时我国铁路还在战火中艰难前行;2025年,我们正奔赴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高铁已成为“国家名片”。从“钢轨稀疏”到“高铁飞驰”,这是一代代人接续奋斗的结果,而我们这代探伤工,就要接过“守护棒”,让钢轨承载着复兴梦想稳稳前行。
  阅兵中的新装备固然让我深感震撼,但战旗方队更让我眼眶泛红。年轻战士们紧握旗杆,臂膀绷得笔直,将一面面战旗稳稳擎起,那挺拔的姿态,就是“传承”最生动的模样。“杨靖宇支队”“刘老庄连”……每面战旗都浸染着先烈“不放弃、不退缩”的精神,而战士们紧握旗帜的手,正把这份精神从历史传递到当下。
  这与铁路探伤的坚守不谋而合:先辈用生命守护家国,我们便用专业守护钢轨;战士们握牢战旗传承精神,我们就扛牢责任守护钢轨安全。哪怕是波形图上一丝微弱的异常,哪怕是恶劣天气里难行的路段,我们也要像年轻战士握紧旗帜般牢牢守住,让钢轨安全的“火种”在一代代探伤工手中代代相传。
  作为一名铁路探伤工,我虽未穿军装,却把军营的“坚守”刻进了岗位。每天推着探伤仪踏遍钢轨,听“滴滴”声、盯波形图,从细微起伏中找寻“安全密码”。这声音,像极了军营里的哨声,提醒我时刻警惕;这波形,便是钢轨的“健康报告”,容不得半点马虎。遇到复杂天气或视线不佳的情况,我们就会放慢脚步,对可疑信号反复复核,只为认真对待每一处异常波形,就像军人守卫阵地般,守住每一段钢轨的安全。
  今后,我会以阅兵将士为榜样,把“精准”融入每一次检测:保养设备时像军人整理装备般细致,现场执标时像战士侦察敌情般严谨。像父母守护海疆般守护钢轨,用平凡的坚守诠释对这份事业的无限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