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能手话营销】

洞悉需求 精准触达

铁路纪实
  陆凯凯
  陆凯凯:南京站客运车间主任、集团公司营销能手
  随着社会进步、铁路事业飞速发展及人们生活品质不断提高,铁路营销工作也从“坐商”经营,转变为以旅客满意为重点的现代市场营销。
  在客运工作中,我能直观感受到,旅客需求正从“走得了”向“走得好”升级。这意味着铁路营销必须打破传统框架,以“与时俱进”的思维重构逻辑,实现从“功能型输送”到“体验型服务+价值型营销”的跨越,让每一分投入都能精准触达旅客需求、转化价值。这种营销不再是“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可复盘、能迭代的实战闭环,对我们而言,这无疑是一项不小的挑战。
  创新赋能 满足多样化需求
  近年来,旅客群体中旅游度假旅客占比大幅增加,尤其今年暑运期间,旅游与亲子游需求格外旺盛,占车站总客流量的四成以上。考虑到大多数旅客“高效、便捷、不折腾”的出行诉求,我们不断提升客运服务水平,借助“7·1”调图契机,增加南京至日照、连云港、南通等旅游热门方向的车次。这些热门线路的新增运能,为暑期出游旅客提供了更多选择,既便利了商务往来,也促进了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今年春季,我们提前谋划,紧扣大众“春暖花开,踏青远足”的出行需求,推出凭火车票“惠”游南京政策:指定日期内,旅客持到达南京各站的火车票,十日内可在相关景区享受门票优惠。同时,通过南京站微信公众号推送南京热门景点、特色美食及车站周边公交地铁换乘指南,形成“组合价值”吸引旅客选择铁路出行。该活动通过央视、江苏电视台、南京电视台等官方媒体扩大传播,成效显著。
  我们联合车站营销科开展热门车次调研,精准提报扩能方向,科学调配车次运力。暑运期间,全站累计增开始发临客1084趟,通过重联、加挂车厢优化始发列车1296趟,运力重点覆盖国内旅游热门城市及长三角城市圈,全方位满足旅客多样化出行需求。
   热点为引 开展个性化推荐
  最近,“苏超”话题热度不减,成为大众茶余饭后的热点。我们依托“苏超”赛事,增开“球迷专列”,推出“车票+球票”优惠套票,助力旅客实现“一站式”购票。今年6月,长三角首趟“苏超”球迷专列G9253次从南京站启程,搭载700余名球迷旅客前往淮安。我们在候车室设置“苏超”打卡墙,营造浓厚赛事氛围;优化球迷进站流程,增设专属快速通道,配足岗位人员,确保球迷团体快速进站乘车。同时,提前与地方沟通,安排大巴车接驳,保障球迷无忧前往赛场,让旅客沉浸式感受赛事氛围,传递体育精神。
  在服务研学、旅游、演唱会等团体旅客方面,我们同样下足功夫,持续提升服务体验。例如,车站为研学团体提供“专人联络、专窗取票、专用通道、专区候车、专人引导”的“五专”服务,并联合地铁、公交延长运营时间,解决旅客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
  特色服务 升级营销的“温度”
  在保障运力的同时,我们更以特色服务与暖心举措提升旅客出行体验。首先是党内优质品牌“158”雷锋服务站,持续聚焦老人、儿童、学生等重点旅客,提供专属出行便利服务。车站还招募高校青年志愿者,每日安排40名志愿者在安检岗、检票口及“158”雷锋服务站等关键岗位,开展客流引导、咨询解答、协助乘车等服务,为旅客顺利出行“保驾护航”,不断擦亮品牌、扩大影响力,让旅客放心选择铁路出行。
  在优化旅客进出站流线上,我们梳理不同时段客流变化特点,动态调整列车候车区域,合理规划旅客走行路线,减少旅客在站内的迂回与等待时间;同时,不断更新完善引导标识与揭示标语,方便旅客快速找到候车区域及进出站通道。通过这些措施,旅客进出站效率显著提高,高峰时段拥堵情况得到有效缓解。
  在今后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创新客运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水平,为旅客提供更美好的出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