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兆龙
袅袅凉风动,果实累累。瓜果遍地,五谷丰登。白露过后,季节便走进万紫千红。此时的夜晚,月亮也特别美好。明月千载,写月亮的诗那么多,天上人间相互对视。中秋月,还成为华夏民族儿女们的心上月。
光如水,水如天。此心良可歌,凭月为知音。古来一片长安月,对之万种人情别。银波千顷照神州,此夕人间别是秋。我很喜欢李白咏月的诗,比如,“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比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望月、弄月、览月、乘月、问月……李白在诗中对月亮情有独钟。据文学家分析,第一个原因是,在李白心目中,月亮是纯洁高雅的象征,这与他崇尚光明磊落的思想品质相吻合,于是,他写道:“欲上青天揽明月。”他给儿子取的名字都与月亮联系在一起,名为“明月奴”。也有文学家分析,李白喜欢月亮,与他在老家多次见到“七星伴月”的景象有关。据史料记载,少年李白在老家读书求学十年,经常看见天上的星月映入水井里,水面出现“七星伴月”的奇景,十分喜爱。李白离开故乡后,当地人因思念李白,取“李白爱月,月爱李白”之意,修建月爱寺,另在一块石板上凿七孔,盖在井口,称为“七星井”。据悉,月爱寺和七星井还在,成为旅游打卡地。
不知今夜月,曾动几人情。唐诗里瑰丽清雅的诗句,每每读来,不禁让我发出“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感叹。从古至今,这轮明月,有多少人为它仰望,照亮了诗心,不禁浅吟低唱。